热门搜索: 普洱茶批发 云南普洱茶批发 宏山茶业 普洱茶加盟 普洱茶代理

首页 > 新闻中心 > 普洱茶产地 >

詹英佩专栏:史书为何记载普洱不产茶(十)

返回列表 来源:《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 浏览:2544次  发布日期:2018-03-26 字体:【

詹英佩专栏:史书为何记载普洱不产茶(十)

图为:普洱县孔雀坪是普洱至昆明的必经之地,送往京城的普洱贡茶也从这里是走过。

接作者上文《詹英佩专栏:史书为何记载普洱不产茶(九)》。清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强行将车里宣慰司管辖的地盘划出一半成立了普洱府,府治就设在普洱城,普洱成了滇南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还种什么茶,原有的茶园本来就不多,官兵一来,山民迁走,茶园荒废损毁(普洱府成立之前,因少数民族抵制改土归流,与清军在哀牢山、无量山一带打了二年多的仗,哈尼族、拉祜族、傣族人口大量南迁)。

流官(多为满人、汉人)管理普洱164年后,普洱府建立已97年时的1826年(清道光六年)阮福来到云南写了一篇《普洱茶记》而此时普洱城周边已看不到茶园,又因贡茶、官茶都在六大茶山采办,于是阮福便依据当时的资料说普洱不产茶,普洱茶产自六大茶山。阮福一句话让普洱人委屈了近二百年。

阮福不是云南人,他来云南太晚,对车里管辖普洱时普洱山上是什么风光他全然不知,估计他也没有看过《明·滇志》,对普洱改土归流之前的情况不了解,普洱的伤痛阮福不知,仅根据当时的情况便下结论普洱不产茶,阮福没有研究过云南的民族迁移史,对氐羌南下、百濮南迁的历史不清楚。

他写的《普洱茶记》是依据他父亲阮元(云贵总督)办公房里那几本清代的书写的,阮福也没作过田野调查,他没有去过六大茶山,他更不知道当时在六大茶山种茶的哈尼族、布朗族、彝族等有很大部分便是从普洱、思茅一带迁过去的,这些在普洱、思茅,在哀牢山、无量山便种过茶的民族进入六大茶山后继续种茶,直到清光绪年拉祜族、布朗族、哈尼族才逐渐迁离六大茶山。

阮福的《普洱茶记》写于1826年,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写于1799年(檀萃在文章中自己也承认不知道普洱茶显于何时)。两本《普洱府志》分别编于1850年和1896年。这些清朝中后期的书都说普洱不产茶,这些书或文章反映的是清朝中后期普洱地方茶叶的情况,当时的普洱已从车里宣慰司辖地中划出160多年,流官们管理着普洱已160多年,流官们热衷于开水田,并没有积极推动种茶,到清朝中期,明代或更早种的茶园早已毁完,阮福、檀萃仅根据当时的情况便说普洱不产茶。

普洱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年至明天启末年(1627年)共244年一直为车里宣慰司管辖,车里宣慰司明代二百多年间一直都在实施发展茶叶的长期计划(今勐海还保存有明代茶园近4万亩)车里宣慰司自然也要在普洱推行发展茶叶的计划。普洱在明代一定是有茶园的,《明·滇志》写于明末天启年间,该书记载“车里之普耳山,其山产茶”不是空穴来风,有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

谢肇淛明万历末年(1620年)写的《滇略》则证明普洱那个地方1620年已有人在做紧团茶,“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做团茶,原料要先蒸软,“蒸”要有工具,要用铁锅或铜锅,用砂锅或土罐是不好蒸的,明代澜沧江西岸的勐海山区种茶的哈尼人、拉祜人家中极少有铁锅、铜锅,他们煮饭多用土罐或竹筒,那“蒸”而团之的普洱茶最早应是澜沧江东岸的普洱、思茅、六大茶山一带的人在做。

还可以往前推,明万历年以前,谢肇淛未来云南之前,普洱那个地方已有专做团茶的农户或作坊。因“泐史”中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车里宣慰之妻回缅甸省亲时已带有5筒紧团茶回去。

普洱在明代归车里宣慰司管辖过244年,车里宣慰司管过的地方都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所以普洱也是普洱茶原产地,普洱不仅产茶,普洱还是“蒸而团之”的普洱茶之发祥地。(未完,本文节选自《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作者:詹英佩)

点击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返回阅读目录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欢迎联系我们
留言内容
姓名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