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普洱茶批发 云南普洱茶批发 宏山茶业 普洱茶加盟 普洱茶代理

首页 > 新闻中心 > 普洱茶产地 >

詹英佩专栏:史书为何记载普洱不产茶(六)

返回列表 来源:《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 浏览:2360次  发布日期:2018-03-27 字体:【

詹英佩专栏:史书为何记载普洱不产茶(六)

图为:居在红河州的哈尼族开梯田,元阳的哈尼梯田(图源于网络)

接作者上文《詹英佩专栏:史书为何记载普洱不产茶(五)》。普洱、思茅历史上唯一较为安稳的时期便是明代划归车里宣慰司管辖的这一时期(1384年—1628年)普洱划归车里后才有了今天的地名,车里管辖普洱时普洱少有战乱,社会较安宁。

普洱一带的少数民族唐代已会人工种茶毋庸置疑,但明代以前普洱并没有形成2千亩以上连片的人工大茶园,(因为至今也没有发现几亩七百年以上的人工栽培型大茶园)。原因,无人组织、规划、管理。车里宣慰司管辖普洱后,普洱茶业出现新景观,普洱迅速成为茶叶集散地、交易地、深加工地(制紧团茶)。

笔者注释:普洱划归车里宣慰司后地名才正式确定,在此之前,唐代南诏、宋代大理国时期普洱名步日,元代普洱名普日,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普日划归车里后改为普耳,明万历年又改普耳为普洱,见普洱县文史资料第一辑第一页。

车里宣慰司将普洱作为茶叶集散地、交易地有其原因,因为车里宣慰司明代正在大力发展茶叶,今勐腊、勐海的山区凡四百年以上的古村寨都有古茶园可以证明这一点,明中央朝廷也正在收购车里地区的茶,这一点从《明·滇志》和《明史》中可看出,《明·滇志》记到“景东府收茶税银一百二十五两解司”《明史》中有“云南茶征银”。

车里地区尤其是澜沧江东岸六大茶山的茶送往大理、丽江、西蕃必须经过景东。从《明·滇志》和《明史》来分析,车里宣慰司与流官政权的景东府之间有茶叶交易活动,普洱离景东很近,车里地区的茶在普洱汇集、交易、加工都很合适。

车里(勐泐)的统治者无疑是云南最早主张发展大茶业的官员,车里15个大茶山的形成有指令安排的因素在内,车里地区是云南最早将茶叶作为主导产业、固边产业、衣食产业发展的地区,车里宣慰司对普洱茶产业的形成有历史贡献。

傣族是一个敬畏大自然的民族,尤其爱护森林,车里的傣族统治者从不主张毁森林开梯田,清代以前西双版纳的山上没有水田,这与红河、元江、元阳地区完全不同。顺应自然,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山区多种茶,坝区多种粮的产业政策至少在帕雅真当勐泐王的那天起已开始推行(帕雅真南宋公元1180年统一勐泐地方,西双版纳元代以前称勐泐)。这种产业布局在西双版纳金留下了痕迹,今天西双版纳的山区到处可看到古茶园,却很难看到古梯田。(未完,本文节选自《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作者:詹英佩)

点击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返回阅读目录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欢迎联系我们
留言内容
姓名
手机